建筑氣密性是指建筑外門窗在正常關閉狀態下,組織空氣通過圍護結構滲透的能力。低能耗建筑設計初期,應合理確定各功能房間位置,并應詳細明確標記出采暖空間與非采暖空間位置。應保證建筑內每個使用單元必須具有包括整個采暖體積,且連續完整的氣密層,圍護結構構造和材料性能保證圍護結構不出現結露、發霉等不良現象。建筑圍護結構體系構成確定后,應盡快確定氣密層的位置。
及時的確定被動房氣密層位置是設計和建造氣密性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一個重要原則。一般情況下,氣密層位于室內位置,這樣做不僅便于施工,還有利于修補損壞的地方,而且還能做隔氣層。氣密性結構必須能使一筆在剖面圖上完整走通,而沒有需要讓開的地方。在低能耗建筑中,氣密層與保溫層的位置可分離,亦可重合,但采暖空間必須布置在保溫層與氣密層內側,且氣密層在保溫層內側,不穿過保溫層,在設計時不僅要簡潔以減少被動房形體的變化,而且定要考慮到以后的施工,盡量避免穿透墻體"。氣密層與保溫層位置關系。
被動房氣密性基本要求總結如下:氣密層應連續保衛整個被動房外圍護結構內側,建筑設計施工圖中應明確標注氣密層位置。盡量采用簡潔的造型與節點設計,減少或避免出現氣密性難以處理的節點,并選擇合理的材料進行節點氣密性處理。對門洞、窗洞、電器接線盒、管線貫通處等易發生氣密性問題的部位,應進行節點設計并對氣密性措施進行詳細說明其次,在實踐中,外門窗宜緊貼結構墻外側安裝,外門窗與墻體之間、外圍護門窗洞口的縫隙應采用耐久性良好的密封材料。
如外圍護結構門窗洞口處外墻與窗框間,益用防水隔氣膜和防水透氣膜組成的密封系統密封;室內與室外的密封材料,宜采用不同顏色,室內一側宜使用防水隔氣膜,室外一側宜使用防水透氣膜;外圍護結構的門窗洞口處,門窗框與外墻表面宜安裝預壓膨脹密封膠帶等等。較為重要的是在處理過氣密性的相關節點處理后,做氣密層大面積的抹灰時要做到連貫,避免間斷,否則會發生漏氣。